旅行車辯證法 這三款車的行情足夠心動了
【太平洋汽車網(wǎng) 導(dǎo)購頻道】不得不承認,“瓦罐迷”在中國還是小眾群體,甚至聽到“瓦罐車”,可能很多人還真的會覺得是運送煤氣罐的車。但其實“瓦罐車”就是旅行車,是以轎車為基礎(chǔ),將后備廂加高到與車頂齊平,以此來增加行李空間。那如今旅行車市場到底發(fā)展如何?為什么在中國一直無法受到廣泛的認可?又有哪幾款旅行車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的呢?下面我們來一一為大家揭曉。
回想旅行車在大多數(shù)中國人眼中最初的印象,應(yīng)該是很早以前的上海大眾桑塔納,當(dāng)時大量作為警務(wù)用車,少量的民用也被當(dāng)成客貨兩用車,但它的出現(xiàn)只能算把旅行車帶到了中國,并沒有把旅行車的理念帶到中國。
每個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汽車文化,美國地廣人稀,油價便宜,促成了獨特的美式皮卡文化。而歐洲則就是旅行車文化,原因就在于,歐洲山多路窄,SUV重心高,在歐洲山路上行駛質(zhì)感不如轎車,而旅行車總體還是轎車底盤,而且還擁有了更大的儲物空間,顯然更適合。尤其是在北歐,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一輛旅行車。旅行車真正的意義是生活的愜意,能夠在閑暇之余和家人一起沐浴陽光是歐洲人贊賞“瓦罐”最好的理由。因此,旅行車是在人類崇尚自然、熱衷旅游的風(fēng)潮下衍生出來的一種轎車派生車型。
而且,歐洲人把渴望充滿駕駛樂趣的小心思逐漸在旅行車的身上展現(xiàn)了出來,由于與同款轎車共用底盤的設(shè)計,旅行車的公路操控性能也絲毫沒有被減弱。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如今越來越多的旅行車在顧家的外表下還藏匿著一顆不輸給性能車型的“心臟”,成為歐洲人心目中“實用性”和“駕駛樂趣”結(jié)合的完美車型。這也就意味著,旅行車相比SUV車型,它更有駕駛樂趣,而且裝載能力更好(如奧迪A4 Allroad的車長和軸距相比A4L分別短了40mm和64mm,但行李箱卻比A4L多10L,后排座椅倒放后就更大了,可以達到1430L,是A4L的3倍),更加輕量化、省油,最主要的是有逼格。
原因一:價格高。市場發(fā)展的迅猛,好像直接從轎車到了SUV熱潮,跨過了旅行車的發(fā)展時期,結(jié)果就是國人壓根沒有感受旅行車的機會,就被歸結(jié)為一種“情懷”而消失在了大眾的視野。旅行車被冠上“情懷”標簽后就一直被人拿來講情懷,懷念大眾桑旅、懷念大眾R36,其實還不是它們比同平臺轎車貴。強制的大小3C認證、25%的關(guān)稅外加17%的增值稅,賣不動的很大一點就是旅行車的價格居高不下。舉個簡單的例子,奧迪A4L的官方售價為30.58-39.68萬元,而奧迪A4旅行的官方售價卻要34.19-42.78萬元,大部分消費者將價格一對比,自然很少人會選擇旅行版,而且進口車養(yǎng)護成本高也是眾人皆知。
原因二:審美差異。大家都知道如今SUV在國內(nèi)汽車市場上的占比很高,很多中國消費者都認為SUV車型不僅能夠滿足大空間的乘坐需求和儲物條件,而且還能短途自駕游,有更好的通過性,再加上SUV的操控性也能滿足日常代步需求。這么看下來,SUV車型的火爆也是情有可原。但其中也存在著這樣一種觀念,那就是“買大不買小”。我既然都決定要花錢買車了,那我就要買一輛大車,顯得更氣派、更貴。那自然也就不會花更多的錢,反而去買旅行車了,說到底,這也算是“面子工程”的一種吧。
原因三:觀念差異。外國人更喜歡活在當(dāng)下,而中國人更愛為未來打算,從決定買車開始,就會考慮很多很多的因素。有了孩子怎么辦?要是有機會長途自駕旅游呢?我住的地老是要經(jīng)歷臺風(fēng)天,下大雨怎么辦?......這么一想來想去,感覺還是SUV更適合,因為在很多人的眼中,旅行車和普通轎車無異,而SUV顯然看上去高大威猛,能駕馭一切似的。
原因四:實用性終究不高。旅行車雖然有著更大容量的后備廂和良好的操控性,但是出去玩難免也會遇到坑坑洼洼的路段,而SUV的底盤更高,更能應(yīng)付多種路況。而操控性的話,也說不上最突出,轎車、“小鋼炮”這些車型也都不輸。
近幾年,隨著國內(nèi)汽車消費市場的不斷成熟,汽車消費者的觀念不斷年輕化,更多年輕人追求我行我素、不隨波逐流。再加上外來汽車文化、改裝文化的不斷輸入,頂箱/頂架、氣動懸架、低趴風(fēng)格等等,這些概念都在一步步深入地影響著大家的審美、觀念。因此,旅行車這一車型比之前有了更多的關(guān)注度,旅行車的優(yōu)點也逐漸被人發(fā)現(xiàn),熱度不停上升。車企自然也看到了中國市場的旅行車空缺,紛紛引進試水,各大豪華品牌、合資品牌,甚至是自主電動車都有涉獵,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更酷的旅行車出現(xiàn)在中國市場上,未來可期。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